作者:Big圣,来源:试题君
简单地说,是因为“看书多”所训练的和“文字功底好”,这两者指向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。
下面来具体地说。
一、两种不一样的能力
我们说一个人文字功底好、表达能力强,一般就是说他能够很巧妙很艺术的表达自己的观念或结论。
因此,文字功底好(或者说表达能力佳),它是一个把结论还原、溯因、抽出核心证据的过程。意味着你对结论进行还原,把它磨碎后用一个个点串接起来从而把结论艺术地展现给第三方。
而看书,很大意义上是带着“寻找某个结论”的倾向的。
如我们在看书的时候,拿小说来说,各位来回顾下,尽管情节扑朔迷离引人入胜,可我们到后面脑子里印象最深的还是类似以下的几句话:
“这个女人很坏”,
“这个男人很man”,
“这个人的性格我喜欢”,
“我希望他俩能在一起”,
“自由真是至高的追求”,
“战争是万恶之源”,
“人生真是变幻莫测”,
“人性的优点和缺点只有在一定的环境下才延伸”
等等等等。
总归你有千般思绪,最终印入你脑海的第一反应就是上面诸类具有概括倾向、结论属性的观念。
换句话说,具体情节直接导致了你的“结论”,是为你这些种种概括性的观念服务的。而且你深究下去还能发现:看类小说等文学属性的书籍时如此,理性观念类的书籍也是如是——整体的态度倾向总是先行的。
甚至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,起先也是某种最终的结论和总体的印象,当你对他人陈述的时候才会去把这个整体印象打碎、还原,重新的去论述给对方听,才能让其理解你为何这么评价一个人。
下一个不怎么严谨的结论:我们在看书的时候总是下意识的把最终的结论(或最终的思想)作为最后的情感归属。
人的天性就是喜欢简洁和确定感,相对于复杂和混乱,我们更愿意活在一个“贴简单标签”的世界里。
一个意在寻求最终的结论(看书),一个意在还原结论(文字功底),所以,“表达能力”与我们看书的时候所训练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。
二、为什么有人喜欢看书但文字功底还是很差
矛盾就来了——你看那么多书,各种证据或情节塑造,让你有了针对某个观点的思想、标签或结论,但是你总不能直接把一个简单的结论撩出来试图说服对方吧?你的结论可是经过推理、分析、故事或情感的力量总结而来,对方呢?难道不需要任何过程可以瞬间理解你的结论?
显然不能。
让对方从一片空白到对你结论的习得认知,中间就需要你表达的过程,也就是这里所说的文字功底。
因此,有必要再把上面说的要点列一遍,看书多和文字功底好,它们两者不同在于:
看书,很大意义上是带着“寻找某个结论”的倾向的,它以结论为情感归属;而文字功底(或表达能力),则是一个把结论还原、溯因、抽出结论核心证据的过程。
举个例子,
问题:你对婚外恋倾向于赞同还是反对?
无论你倾向于赞同或反对,你总要说出个理由来吧?我们可以想象,尽管某人看了很多书,对这个问题也有自己的倾向(比如赞同),但你叫他说出为什么这么认为的原因,他可能就怂了,不知从何说起。
人脑像一个广延流动的汪洋大海,极端的复杂和混乱要求它把千头万绪的经验上升到单一的结论层次,如此一简化,大脑才得以清晰的运作。
而没经过日日夜夜训练的人是难以抓住结论产生的原因的。
试问,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认为,无法把结论还原磨碎,还如何能够把问题给对方讲清楚?
所以说“读书多”和“文字功底好”,看上去是一个事,实际上真当是两样完全不同的能力。
那么如何有意识的训练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呢?
在这里给各位一种较好的方法,来看三。
若您喜欢这篇文章,欢迎订阅老张小站以获得最新内容。 / 欢迎交流探讨,请发电子邮件至 mail[at]vdazhang.com 。
欢迎谈谈你的看法(无须登录) *正文中请勿包含"http://"否则将被拦截